長期以來作為清軍主力的綠營早在鴉片戰爭時便喪失了戰鬥力

我們先來看看晚清的軍事力量構成,在鴉片戰爭時期大清軍隊仍然是老套路,綠營+八旗,綠營大概有六十多萬,滿蒙漢八旗總數約二十萬,其中八旗約一半兵力駐紮在京師附近,另四分之一駐紮關外。

經歷太平天國戰爭洗禮的湘軍戰後即被解散

等到天平天國時期,綠營在南方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太平天國短期內就奪得江南大片領土,於是這時候曾國藩團練起家的湘軍就走上了歷史舞台,成為清軍主力,人數將近三十萬,湘軍攻破天京,滅亡太平天國後,曾國藩為了免受猜忌,隨即解散了湘軍。而八旗軍最後的精銳-僧哥李沁的滿蒙八旗則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在八里橋被英法聯軍團滅。

被寄予厚望的淮軍在甲午戰爭中一觸即潰

但是帝國還需要軍隊來維持怎麼辦呢?從湘軍脫胎出的淮軍在李鴻章的控制下成了1860到九十年代的大清主力軍,李鴻章將洋務運動的成果重金花費打造這隻軍隊上面,讓其裝備近代武器。沒想到到了1894-95年,淮軍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是糟糕透頂,中看不中用,被日軍吊打。

新軍的建立,使北洋一家獨大

淮軍的失敗讓清廷意識到,軍隊不是僅僅換條槍就能提升戰鬥力的,必須對軍制進行改革,於是開始探索新軍之路,起初只是小規模的試驗。

1894年底,清政府接受李鴻章的德國軍事顧問建議,在天津小站編練一支新式陸軍,稱「定武軍」,後由袁世凱接管定武軍,並加募步兵2000人,騎兵250人,將其擴充到7000人,改名為「新建陸軍」,完全依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聘用德國軍官充任教習。這股軍隊後來發展成為北洋六鎮(北洋新軍),為清末陸軍主力。

1904年,清政府為進一步統一軍制,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鎮(軍區),將軍隊編為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後因武昌起義爆發,只成立了二十六鎮,總共兵力十六萬,

這二十六鎮裡面只有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建制完整,兵力約12萬,除此以外湖北新軍約有兩萬人。其他都是有名無實。

由於袁世凱一直以來擔任新軍督辦。主要軍官都是袁世凱一手帶上來的,而且多為袁世凱親友、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都是其心腹,唯袁世凱馬首是瞻。

所以造成了湖北新軍發動武昌起義的時候,北洋新軍作為清朝主力一家獨大,攝政王載灃聞報,立命陸軍大臣蔭昌督率軍隊前往鎮壓,結果新軍還不聽調遣,這時候南方湖南、陝西,山西,雲南相繼獨立,形勢危急,載灃不得不請袁世凱出山收拾殘局,令他沒想到的是,正是袁世凱親手葬送了清王朝。

編者:大狗雜談

非法轉載必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陌上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